哥德式(Gothic)建築盛行於十二~十五世紀的歐洲,
起源於法國北部。
至於名稱由來,
主要是文藝復興時期(十五世紀~十六世紀末)的藝術家認為古希臘及羅馬建築才是最完美的藝術風格,
而十二~十五世紀那兩~三百年左右的建築風格,
就像是中世紀黑暗時代入侵歐洲的野蠻民族哥德人(Goth)一樣,
是充滿著野蠻與不文明的,
因此便以這種具有鄙意的形容詞來稱呼此時期的建築風格。

 

 

 

現在留存下來的哥德式建築,
幾乎都是教堂,
少數則是城堡、政府機關或是民宅。
在中世紀,
教堂是代表著地方特色的建築物。
每到禮拜天做禮拜的時候,
幾乎整個鄉鎮的人都會聚集在教堂。
因此對於當時大部分的城鎮或是村莊而言,
教堂往往是地方上最顯著及巨大的建築物。
此外由於教宗在幾次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爭權中獲得勝利,
教會的力量可以是說非常的強大;
加上地方諸侯或是國王因為信仰與政治上的考量,
對於教會總是出錢出力,
因此雄偉的教堂才會一座又一座地矗立於歐洲的城鎮內。

 

在哥德式建築出現之前,
當時的建築風格稱之為羅曼式(Romanesque),
主要是盛行於西元十世紀末與十二世紀之間的歐洲。
而其教堂的特色,
就是將半圓形的圓拱置於厚重的石柱上。
到了十二世紀,
哥德式建築開始出現於法國的北部,
並以尖拱(Pointed Arch)取代羅曼式圓拱(Semicircular Arch),
由於尖拱在設計上可以藉由調整其拱的形狀來增加拱頂高度,
意即拱的形狀越尖就可以將教堂越往上延伸。
因此呈現十字交叉的兩個尖拱或是多個尖拱所形成的肋拱(Vault Rib)也就大量地運用在哥德式建築上。
此外就力學而言,
拱頂的重量除了向下的壓力外還有一股向外的力量,
對於分散拱頂的壓力,
尖拱也會比圓拱來得效果好些。
然而為了再加強整體建築的穩定性與分散更多的壓力,
哥德式教堂加上了其特有的扶壁(Buttress)與飛扶壁(Flying Buttress)架構,
也就是在教堂外看到類似鷹架或是肋骨的交錯結構。
因為尖拱、拱肋、扶壁與飛扶壁的運用,
哥德式建築就不需要太多厚實的牆體,
反而大部分的牆壁都被五顏六色的彩色玻璃所取代。
所以走進教堂的內部,
當陽光穿透這些圓形的玫瑰窗(Rose window)與長條形的彩色玻璃(Stained Glass)時,
絢麗的光輝拉近了人與上帝之間的距離,
甚至讓信徒感受到上帝的存在。
到了十三世紀末,
哥德式建築的正面還發展出具有精緻華麗的火焰狀(Flamboyant)裝飾。
並於十五世紀盛行於法國的諾曼第地區。
所以簡單地來說,
哥德式建築就是以輕盈與交錯的網狀石頭鷹架來支撐整個建築結構,
而充滿光線與雄偉的高度便成為其最大特色。
然而也因為其獨特骨幹結構的限制,
在哥德式教堂看不到像是古羅馬建築常見的厚重半圓形屋頂,
取而代之的則是裝飾華美的尖塔。

最後也列上幾個著名的哥德式教堂:
德國科隆大教堂 (Kolner Dom 1248~1880)
德國烏爾姆大教堂 (Ulmer Munster 1377~1850)
法國巴黎聖母院 (Notre Dame de Paris 1163~1250)
法國亞眠大教堂 (Amiens Catherdral 1220~1288)
法國夏特大教堂 (Chartres Catherdral 1195~1250)
法國盧昂聖馬可盧教堂 (Eglise Saint Maclou 1436~1520)
義大利米蘭大教堂 (Milan Catherdral 1386~1577)
義大利佛羅倫斯聖母百花大教堂 (Santa Maria del Fiore 1296~1461)
西班牙巴塞隆納大教堂 (Catedral de Barcelona 1298~1448)
英國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 1245~1517)


<哥德式建築-義大利米蘭大教堂-彩繪玻璃 2006年攝於義大利>

<古羅馬建築-義大利羅馬萬神殿-圓拱 2006年攝於義大利>

<哥德式建築-義大利米蘭大教堂-尖拱與拱肋 2006年攝於義大利>

<哥德式建築-法國巴黎聖母院-飛扶壁與尖塔 2006年攝於法國>

 

arrow
arrow

    chiyuanch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