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10~1997-6)
雙手緊握著碳纖維製的SHIMANO釣竿,
並用指頭緊扣著透明的尼龍釣線,
站穩腳步藉著腰力及臂力將六公尺長的釣竿從後方往前揮甩出去,
隨著手臂的伸直,
立刻鬆開了釣線並看著鉛錘拋向了天際,
幾秒後,遠方的海面激起了水花並浮上了一個鮮豔的浮標,
對了!就是這樣;
接下來的就是坐下來等待了~
研究所的那兩年,
木頭一號迷上了釣魚...
常常坐在安平港的堤防上,
頂著炙熱難耐的南部艷陽,
海面也因強烈的反光總是讓眼睛難以睜開.
而伴隨著刺鼻的蚵仔及魚腥味,
加上因為海水及汗水造成的濕黏悶熱,
這就是釣魚所需承受的代價,
或許那種感覺並不好受,
但就是不厭其煩的一直等著,
等著一種收穫的喜悅~
太陽西下後天色也隨之暗淡,
手部及腿部也因為蚊蟲的叮咬而到處紅腫,
但冰桶裏除了剩下幾隻的蝦子及蟲餌外,
往往也沒釣到幾隻像樣的魚,
但換個角度想,
或許這也算是一種耐性的培養,
至少看著波濤的起伏及感受著海風的細撫,
多少也算是一種收穫了~
有時遇到了傾盆大雨,
木頭一號反而更是感到興奮,
因為雨水打在水面上會增加容氧量,
而釣上魚的機會也就相對的增加了~
釣魚釣久了,
木頭一號也會選擇天候來決定是否要去釣魚;
像是清晨或是傍晚是他比較喜歡的時間,
風浪若過大他便會放棄,(六級以上~)
秋冬時會有一些迴游性魚類靠岸,
木頭一號也會穿著防寒大衣去從事這項不怎麼好受的嗜好~
碩二時,木頭一號的對面搬來了一個釣魚狂,
相對於木頭一號的靜態式釣魚,
那位仁兄就算是動態式的吧!
因此兩個人也擦出了火花,
不只促膝討論一些釣魚的種種理論,
也會找時間一起去做實務的練習~
往往凌晨四~五點趁著尚未破曉時,
兩個人機車一飆就跑到安平港的紅色燈塔前,
揮舞並甩動著釣竿跟著魚群鬥智及搏鬥,
有時一些貪吃的魚就這樣中鈎落網,
當然那種成就感也就足以安慰等待的辛勞~
總之兩位仁兄的結論就是...
好好的研究魚類習性及種類,
尤其是進食方式及對溫度潮流的適應能力,
這樣魚上鈎的機會也就會增加.
或許釣魚是一種殘忍甚至危險的運動,
但也可以磨練自己的個性,
尤其是上鈎的那一煞那,
那是一種令人興奮的征服感覺~
木頭一號看著牆腳邊佈滿著灰塵的幾枝釣竿,
已經有好幾年沒有再好好的握著他們了,
但也忘不了每次釣完魚回來,
總是細心的清除釣竿上的海砂,
並用細布擦的換然一新,
因為總是期待著下一次帶著他們一起去釣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