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建築相關的書籍,
幾乎每一本書在寫到拜占廷風格的建築時,
有一座經典建築物一定會被提到,
那就是位於伊斯坦堡的聖索菲亞大教堂(Aya Sofya)。
這座教堂除了有著壯觀宏偉的外觀外,
更重要的也見證了許多重要的歷史,
像是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輝煌的事蹟、十字軍東征、東羅馬(拜占庭)帝國的滅亡、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襲捲歐洲、第一次世界大戰等。
從世界第一大的教堂變成清真寺,
再從清真寺變成博物館。
一千多年來,
聖索菲亞大教堂仍是屹立不搖,
靜靜地矗立在博斯普魯斯海峽與黃金角之間的丘陵上。


東羅馬(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大帝是個虔誠的基督徒,
西元532年,
他決定在一座名為聖索菲亞的巴西利卡式教堂殘破廢墟上重建一座更為巨大的教堂。
負責建造的安提莫斯(Anth'emius de Tralles)與伊索多拉斯(Isidore de Millet)並不是出身於傳統的熟練工匠,
事實上他們是精通數學與物理的幾何科學家。
透過了複雜的計算之下,
設計出前所未有且巨大的32.6公尺直徑圓頂,
五年後,
世界上最大的教堂終告完成。
在維持了一千多年的世界第一地位後,
十七世紀時才被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所取代。
目前的世界最大的教堂仍是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
其次分別是米蘭的米蘭大教堂、倫敦的聖保羅大教堂,
第四名才是伊斯坦堡的聖索菲亞大教堂。

西元1453年,
奧斯曼土耳其的穆罕默德二世攻下君士坦丁堡,
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英勇戰死,
立國一千一百二十多年的東羅馬-拜占庭帝國滅亡。
從此以後,
君士坦丁堡成為信奉伊斯蘭教的土耳其人領土,
而穆罕默德二世也把象徵著基督教文明的聖索菲亞大教堂改建成清真寺。
他移走神壇、聖物等與基督教相關的東西,
用灰泥與漆將馬賽克的耶穌基督與聖母等鑲嵌圖案覆蓋,
並在教堂的圓頂上增加清真寺的新月標誌,
教堂四周也增建了四根宣禮塔。


到了西元1932年,
土耳其總統凱末爾將聖索菲亞大教堂改成博物館,
馬賽克鑲嵌圖案上覆蓋的塗料也被移除,
所以現在在聖索菲亞大教堂內,
看到的是聖母抱著幼時耶穌基督的馬賽克鑲嵌畫與寫著阿拉及穆罕默德的大型圓盤,
我想這樣的畫面大概也只有在土耳其才看得到。

聖索菲亞大教堂的結構像是把有著圓頂的巴西利卡式建築(Basilica)從中間切一刀,
然後再插入一個巨大的圓頂。
整個中央圓頂直接跨在外牆上,
並由四個拱頂與四根巨大柱子撐起,
中央圓頂、東西向的兩個半圓頂、一些小圓頂與拱頂等形成了一個近似方形的中央平面結構。
由磚塊搭建的外觀沒有加上太多的裝飾,
所以外觀上是樸素的磚紅色,
至於圓頂,
則是呈現出外層鉛料的銀灰色。

教堂的內部有許多世界著名的馬賽克鑲嵌畫,
位於皇帝門(Imperial Gate)的上方是耶穌賜福的鑲嵌畫,
耶穌位於圖畫的正中央,
兩側圓圈內的人物分別是聖母及大天使,
跪在耶穌左腳前方則是東羅馬(拜占庭)皇帝智者理奧六世(Leo VI the Wise)。


在聖索菲亞大教堂出口上方的鑲嵌畫是手抱著聖子的聖母圖像,
左側手捧君士坦丁堡的皇帝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
右側手捧聖索菲亞大教堂的則是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


此外向上仰望著其中一個圓頂可以看到是手抱著聖子的聖母圖像,
這幅鑲嵌畫的名稱是聖母子(Virgin with the Infant Jesus on her Lap)。

在二樓也有許多非常著名的馬賽克鑲嵌畫,
內容除了耶穌基督、聖母、天使外,
也有一些是東羅馬(拜占庭)帝國皇帝的畫像。

聖母子鑲嵌畫的下方是朝向麥加神龕(Mihrab),
金色的神龕裝飾著伊斯蘭風格的線條。


聖索菲亞大教堂的柱子形式屬於拜占庭風格,
在柱頭的部分會以簍空的花葉來裝飾,
整體的形式跟希臘羅馬的五大柱式有一些不一樣。



汗柱(Sweating Column)又稱為許願柱(Wish Column),
因為來撫摸此柱的人實在太多,
在柱上也被摸出一個凹洞。
據說以手沿著洞口轉一圈許願就會實現,
因此在柱子的前面總是排了許多人。


教堂上方可以看到寫著阿拉伯文的黑色大圓盤,
總共有六個,
其中有一個類似英文W的圓盤代表著阿拉真主、穆罕默德與四位哈里發的名字。



白色大理石巨壺的石材是取自於白加孟神殿的遺跡,
經由雕刻琢磨而成。


教堂外面的庭院也見有一個潔淨亭,
因為亭內裝設柵欄,
所以也看不到有人在裡面洗手或是洗腳。



檢視較大的地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yuanch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