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Milan;Milano)位於義大利北部的倫巴底省(Lombardia;Lombady)。
而倫巴底這個名詞,
事實上是源自於一支日耳曼民族,
於西元568年入侵義大利北部並建立起倫巴底王國。
然而在西元8世紀及10世紀,
則分別被德意志皇帝查理曼(Charlemagne)大帝及鄂圖大帝(Ottone I)所征服。
在義大利,
米蘭是僅次於羅馬的第二大城。
一直以來,
也代表著時尚與流行。
站在市中心的街道上,
放眼望去盡是來往的電車、時尚精品店、銀行及各式現代化的辦公室樓房。
說實在...很難想像,
熱鬧中卻也隱藏著歷史悠久的寧靜;
有著歐洲最華麗的哥德式大教堂-米蘭大教堂(Duomo),
有著全世界最有名的歌劇院-史卡拉歌劇院(Teatro alla Scala),
也有著達文西最有名的濕壁畫-最後的晚餐。
藉著其地處於貿易路徑旁的交通優勢,
米蘭也因此而繁榮強大。
西元286~403年,
米蘭已經取代了羅馬而成為帝國的實質首都,
像是代表著基督教合法化的"米蘭敕令"便是於西元313年在此由君士坦丁大帝所頒布。
到了中世紀,
一如其他的義大利大城,
米蘭也是幾個最強盛的城市國家之一。
之後在維斯康堤(Visconti)與史豐薩(Sforzas)家族的前後統治之下,
他們愛好文化及對藝術的涵養,
也為這個義大利北部的大城留下了許多精美的藝術品及建築。
然而西元1499年後,
米蘭淪為歐洲強權所統治,
先後有法國、西班牙、奧地利甚至拿破侖王朝。
直到了西元1861的統一運動,
才又歸屬於義大利王國。
進入了米蘭市中心,
一開始參觀的重點便是米蘭大教堂(Duomo)。
無數的大小尖塔及飛扶壁,
讓人一眼就看出其典型的哥德式風格。
教堂興建於西元1386年,
直到20世紀才差不多完工,
前後建築的時間花了將近600年,
也因此造就了全歐洲第三大規模的教堂。
走進了內部,
一片片繪有聖經故事的彩色鑲嵌玻璃穿插在哥德式的巨大肋拱之間。
整體的感覺上雖不若教堂外觀的華美壯麗,
但來自天上的柔和陽光也穿透過了彩色玻璃,
並為了看似幽暗的教堂內部,
帶來一些上帝的和諧與靜謐。
在教堂的右手邊,
是美麗典雅的維克多艾曼紐二世拱廊(Galleria Vittorio Emanuele II)。
拱廊的上方,
則是由鋼架與大片透明玻璃所構成的現代化屋頂。
整個建築物是採十字造型,
興建於西元1865年,
兩年後由當時的國王艾曼紐二世主持落成儀式。
此外,在拱廊內也座落了一些精品店、書店、餐廳、咖啡館。
走出了拱廊,
眼前的小廣場便是史卡拉廣場(Teatro alla Scala),
其對面則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史卡拉劇院。
雖然劇院的外觀顯得有些樸素及少了些華麗的感覺,
但世界上最頂尖的音樂家或是聲樂家,
卻是以能在這歌劇院演出為最大的榮耀。
而廣場的中央是達文西雕像,
底下則圍繞著他的四個弟子。
達文西的穿著一向以優雅前衛著稱,
而他收的弟子則都是一些面貌姣好的美男子。
仰視著達文西雕像,
也算是離開佛羅倫斯後的第二次邂逅。
目送著逐漸消失的達文西背影,
幾分鐘的車程,
壯觀雄偉的史豐薩斯可城堡(Castello Sforzesco)也慢慢矗立在眼前。
城堡是於西元14世紀由維斯康堤家族動工興建,
雖然曾因暴動而損毀,
但西元15世紀時,史豐薩家族又重建了這個城堡。
事實上,在西元1499年法國國王路易十二征服米蘭時,
這個城堡已不復當時的模樣了。
交錯糾纏的藤蔓也佔據了部分城牆,
城內壕溝裏則堆放了不知幾百年歷史的圓形砲彈。
一時之間也有種荒涼與寧靜的感覺...
然而,看著堅固厚實的城垛,
卻又感受到史豐薩家族當時的強盛。
這次來米蘭的遺憾,
就是沒有親眼目睹到聖母瑪利亞教堂(Santa Maria delle Grazie)內的達文西濕壁畫-最後的晚餐.
或許這也是讓我有下次再來米蘭的理由吧!
將近正午時分,
離開了米蘭,
也是差不多要離開義大利的時候了。
幾個小時後,
將穿越橫亙在義大利北部的阿爾卑斯山脈,
進入了另一個美麗的國家-瑞士。
而太陽西下之時,
也將在幽靜遼闊的盧森(Luzern)湖畔度過在瑞士的第一個夜晚。
(2006.06.13 Morning)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