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可以說是個購物天堂,
許多東西也比台灣賣得便宜。
若要買名牌或是逛一些旗艦精品店,
可以考慮去尖沙咀的海港城與柏麗購物大道、中環的置地廣場與IFC國際金融中心商場等,
若是對一些平價的商品或是流行飾品有興趣,
像是旺角的新之城、兆萬中心、潮流特區、西洋菜南街一帶或是尖沙咀的新港中心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所以真的在香港就是"買東西、吃東西"。
此外,香港是使用繁體中文,
加上西元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之後,
大部分的香港人也都會講流利的普通話,
因此在香港購物常常會讓台灣人忘了身處在國外,
只有在換算台幣價格及付錢的時候才會想到自己是在香港。
今年的二月去了新加坡五天,
十月初又去了香港三天,
因此除了沒去過韓國,(事實上很排斥去韓國)
這一年可以說是亞洲四小龍之旅。
事實上,
每次去到其他亞洲國家的機場,
像是今年去的新加坡樟宜或是香港赤臘角國際機場,
或是之前去過的泰國曼谷或是東京成田、名古屋國際機場;
相較之下,
台灣的桃園國際機場就顯得太寒酸及破舊。
畢竟機場代表的是一個國家的門面,
相信以台灣的經濟實力及建築設計能力,
桃園國際機場不應該是只有如此之程度。
此外,香港及新加坡都有著發達便捷的地鐵系統連結到機場,
尤其是香港的機場快線更是拉近了市區與機場的距離,
更令人感動的...是香港對於觀光客的用心。
在香港的市區內,
使用機場快線車票或是八達通卡,
便可以進入機場快線內的航空公司櫃檯直接辦理預備登機及行李托運。
而又大又重的托運行李就可以輕鬆解決,
此時手邊剩下的就是輕便的隨身行李,
當然又會燃起到市區內繼續血拼的意志與決心。
台灣的面積是新加坡的50倍大,
香港的33倍大,
或許要像這兩個地方有著綿密發達的地鐵捷運系統是一件工程浩大的工程,
但我覺得至少建構一條機場到高鐵或是西部幹線的捷運應該也不是件難事,
因為距離長達345公里的高鐵也都能夠順利完成並營運。
說真的,
台灣有著壯闊的山岳峽谷,
有著美麗的海岸線及離島,
隨著高度及緯度變化的氣候造就了多樣的生態與景觀,
而火山的運動也產生出特殊的地形與地貌,
這些都是香港及新加坡所沒有的。
而且在這兩個地方,
似乎也缺乏了一種台灣熟悉的親切人情味,
或許是跟他們重視效率的態度有關。
這次的香港之行,
正值中國的十月黃金週,
因此沿路上也有一些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慶活動。
然而在旺角的西洋菜南街上,
除了看到法輪功成員所展示的一些遭受迫害之照片與文字外,
也看到了當地親國民黨的社團在慶祝中華民國國慶的一些活動。
回想著香港已經回歸中國十年了,
不知下一個十年來若是再來到這個地方,
類似的活動還會再出現嗎?
看著青天白日旗在旺角街頭上飄揚,
心中也是感觸良多,
唯一想做的就是化悲憤為力量,
多買一些東西來慰藉自己脆弱的心靈。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