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Renaissance)始於十五世紀的義大利佛羅倫斯(Florence),
在這之前,
歐洲的建築是充滿著尖塔、尖拱、肋拱、飛扶壁、與大面積彩色玻璃窗的哥德式(Gothic)風格。

 

 

 

在十三世紀末,
七次荒謬的十字軍東征終告結束,
而中世紀貴族與騎士階層的影響力也漸漸衰退。
隨著商業的日益繁榮,
社會結構也產生了變化,
像是中產階級的興起;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佛羅倫斯的麥迪西(Medici)家族。
麥迪西家族主要是靠著銀行業與羊毛而致富,
並在十五世紀時控制著有著共和體制的佛羅倫斯。
基於對藝術的素養及愛好,
他們運用了強大的財富與權力去廣納並贊助知名的藝術家、建築師、雕刻家與相關學者,
因此使得許多的人才聚集在佛羅倫斯。
此外教會的貪腐與斂財行為,
使得人們開始對教會產生反感與失望,
並進而將生活重心轉向了人文和周遭所接觸的事務上。
在這樣的環境與背景下,
一種新的想法也在這個城市醞釀與發酵。
人們懷念起古羅馬與希臘的一切,
並開始批評哥德式教堂的尖塔、尖拱、與不符合比例原則的建築技術,
甚至認為那是不文明與野蠻的表現。
而人本主義(Anthropocentrism)的甦醒,
更注入了一股新的動力與風格。
因此一種新的藝術風格與建築型態就在佛羅倫斯拉開序幕,
也就是所謂文藝復興。

 

事實上文藝復興是一種復古運動,
將消失已久的古希臘羅馬文化喚醒並使之再生與復興。
在繪畫上;
耶穌、聖母、天使、宗教上的聖人與其他的人物肖像,
表情已經不再是像中世紀繪畫般的那樣僵硬與形式化。
藝術家開始講究人體的比例並使用一些革新性的畫圖技法,
加上運用顏色層次變化所產生的立體感,
畫中的人物也讓人感覺到似乎是活了起來。
此外背景也不再是單調的藍色、金色或是簡單的線條,
透視法與構圖的巧妙運用,
具有立體感與距離感的建築物及自然風光也融入畫中。
因此相較於中世紀的藝術作品,
文藝復興在精神上雖然是一種復古風格的重現,
但在技術上卻是一種劃時代的革新與突破。
而在建築設計上;
人體與萬物的比例被廣泛的計算與研究,
尤其是黃金比例,
也成為了建築的依據與準則。
此外,
在西元1414年,
瑞士的修道院內發現了一本關於西元前一世紀羅馬建築師-維特魯維(Marcus Vitruvius Pollio)建築理論的手抄本,
這對當時崇尚古典的文藝復興的藝術家而言,
是一個非常重大的發現。
西元1486年,
經過整理後於羅馬印刷出版,
也就是著名的"建築十書"。
之後義大利的天才阿伯提(Leon Barrista Alberti)也於西元1452年完成"建築論",
並在西元1485年出版。
而西元1562年維紐拉(Giacomo da Vignola)出版的"五柱式規則",
則是將古希臘羅馬柱式(Order)整理出一套有系統的理論,
尤其是制定了五種柱式的比例與結構關係。
因此在文藝復興時期,
建築學已經演變成一門重要的科學,
裏面包含了幾何學、透視法、比例與對稱原則、繪圖、力學等綜合技術與理論。
而建築師也不再是一般的工匠,
就像是當時的藝術家一樣,
受到人們與王公貴族的尊敬及推崇。
 

 

相較於哥德式建築,
文藝復興建築有著迥然不同的特色:

 

1. <反對哥德式建築風格並回復古典風格>:
文藝復興的其中一個精神就是反對哥德式建築風格。
因此像是尖塔、尖拱、肋拱、飛扶壁等結構在文藝復興建築上是不被允許的,
取而代之...是圓形穹頂、半圓形的圓拱、水平的橫樑等。
此外也反對哥德式建築的高度無限提昇與過度採光,
因此使得當時發展成熟的彩繪玻璃因而沒落。

 

2. <講求比例、規律性、與對稱性>:
使用圓規、直角器、與尺來繪製建築物的結構圖,
並以圓形和正方形為主要設計元素,
至於不規則的平面、銳角、或是鈍角則是禁止使用。
此外門窗的寬度與間隔講求等距離與規律性,
而建築物的中心軸線兩側則是要求一致對稱性。
也因為建築物柱子的長度、屋頂的高度、門窗的距離等維持著一種固定比例關係,
所以建築師會花上許多時間去詳細計算並繪製設計圖。
相對的哥德式建築就比較不講究這種比例關係,
因此建築師會花上許多時間在整個建造的過程中,
並不斷地修正與改變建築草圖以符合其結構上與設計上的需求。

 

3.<圓形穹頂的運用>:
在古羅馬建築,
或是在羅曼式建築(Romanesque; 西元九~十二世紀),
都可以看到圓形的穹頂。
然而在十二世紀~十五世紀的哥德式建築中,
因為結構上承重的限制,
半圓形的穹頂可以說是幾乎消失,
高聳的尖塔反而成為當時建築物頂部的主要特色。
到了文藝復興時代,
圓頂又開始被應用在建築物上。
十五世紀時,
教堂的平面設計主要以希臘十字為主,
也就是類似瑞士國旗上的等長度十字,
而十字的交叉上通常會再放上一個半圓形的圓頂(穹頂)。
到了十六世紀,
則又加入了圓鼓頂。
此外,穹頂上會在搭建一座燈籠塔,
其目的是覆蓋穹頂尖端的開口,
並讓更多的光線進入內部。

 

4.<嚴謹的柱式(Order)系統>:
遠在西元一世紀前,
維特魯維的"建築十書"裏就有對古典五種造型的柱子比例與應用訂出一套準則,
而五種柱式分別是希臘時代的多利克式(Dorique)、愛奧尼亞式(Ionique)、柯林斯式(Corinthian)與羅馬時代發展出來的托斯坎式(Toscan)及複合式(Composite)。
西元1562年,
維紐拉出版了"五柱式規則",
五種柱式的理論也才終於有個標準的規範。
像是托斯坎式的高度為七個圓柱直徑、多利克式八個、愛奧尼亞九個、科林斯式與複合式則是十個,
在配置上,
因為托斯坎式有著樸實及簡單的外觀,
一般多用在具有鄉土簡樸風味的建築物上。
此外,因為視覺上的差異,
較高處的樓層因為看起來會比較低處樓層來得小,
為了彌補這樣的錯覺,
也就是每個樓層看起來的高度差不多大,
因此便採取隨著樓層的增加而增長柱子的長度與比例,
而柱式的比例就是依照此原則而制定出來的。
多利克式因為造型粗重,
通常都是放在建築物的底層。
而第二層的柱子則是會配置著愛奧尼亞式,
至於第三層則是會以柯林斯式或是複合式柱子為主。
若是去過羅馬競技場,
就會發現每一層樓的柱子形式就是依循這樣的原則而搭建上去的。

 
<羅馬競技場 第一層:多利克柱/第二層:愛奧尼亞柱/第三層:柯林斯柱 2006年攝於義大利>

 

最後也列上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建築師與建築物;
其中布魯涅內斯基可以說是文藝復興建築之父,
他死後也隆重地葬在義大利佛羅倫斯聖母百花大教堂內部(圓頂與燈籠塔是由他所設計的)。

<義大利佛羅倫斯聖母百花大教堂圓頂: 布魯涅內斯基設計 2006年攝於義大利>

 

而文藝復興巨匠米開朗基羅與拉斐爾也是著名的建築師,
尤其是在羅馬台伯河上看到的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圓頂就是他所設計的。

<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圓頂: 米開朗基羅設計 2006年攝於義大利>

若有機會去羅馬的萬神殿,
內部最多觀光客聚集的地方就是拉斐爾長眠之處。

<義大利羅馬萬神殿-拉斐爾墓 2006年攝於義大利>

 

 

至於米開朗基羅,
則是葬在佛羅倫斯的聖十字教堂,
不過他並不孤單,
因為他周圍還有馬基維利、伽利略、但丁(衣冠塚)、佩托拉克等陪伴著。

<義大利佛羅倫斯聖十字教堂-米開朗基羅墓 2006年攝於義大利>

 

布魯涅內斯基 (Filippo Brunelleschi 1377~1446)
米開洛左 (Michelozzo di Bartolommeo 1396~1472)
阿伯提 (Leon Battista Alberti 1296 ~ 1462 )
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Bounaroti 1475~1564)
布拉曼帖 (Donato Bramante 1444~1514)
拉斐爾 (Raffael Sanzio 1483~1520)
朱利亞諾.達.桑加洛 (Giuliano da Sangallo 1445~1516)
老安東尼奧.達.桑加洛 (Antonio da Sangallo the Elder 1455~1535)
小安東尼奧.達.桑加洛 (Antonio da Sangallo the Younger 1484~1546)
帕拉底歐 (Andrea Palladio 1508~1580)
瓦薩利 (Giorgio Vasari 1511~1574)

 

義大利佛羅倫斯聖母百花大教堂圓頂 (Santa Maria del Fiore 1420~1434 Brunelleschi)
義大利佛羅倫斯孤兒院 (Ospedale degli Innocenti 1419~1445 Brunelleschi)
義大利佛羅倫斯新聖母堂 (Santa Maria Novella 1448~1470 Alberti)
義大利佛羅倫斯麥迪西利卡第宮 (Palazzo Medici Riccardi 1444~1459 Michelozzo)
義大利羅馬人民聖母教堂禮拜堂 (Santa Maria del Popolo 1513~1516 Raffael)
義大利羅馬法爾內塞府邸 (Palazzo Farnese 1530~1546 Sangallo the Younger & Michelangelo)
義大利羅馬聖彼得小教堂 (Tempietto 1502~1510 Bramante)
梵諦岡聖彼得大教堂圓頂 (Basilica di San Pietro 1546~1564 Michelangelo)
法國布洛瓦堡法蘭西斯一世翼館 (1515~1525)

 


<羅馬台伯河上的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圓頂: 米開朗基羅設計 2006年攝於義大利>

 

arrow
arrow

    chiyuanch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