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1062年前九年之役結束之後,
陸奧也屬於蝦夷清原一族,
勢力範圍由原來清原氏仙北三郡再加上先前安倍氏奧六郡,
清原武則更被朝廷任命為陸奧鎮守府的將軍。
西元1083年,
也就是前九年之役結束的二十年後,
當時的大將陸奧守-源賴義已經辭世多年。
而他的嫡子,
河內源氏三代目的源義家,
也被朝廷委任為新的陸奧守
三十年前發生前九年之役的時候,
十六歲的源義家已經在陸奧的戰場上馳騁殺敵,
只是再次回到熟悉的地方時,
義家已是四十四歲的壯年人了~

雖然陸奧國名義上的長官是陸奧守,
但實權卻是掌控在鎮守府將軍清原一族的手上。
清原武貞死後,
嫡子清原真衡繼任鎮守府將軍,
他的姑丈吉彥秀武前九年之役清原陣營裏重要將領,
但是真衡素來瞧不起他,
甚至還故意刁難與羞辱。
因此吉彥秀武憤而起兵並唆使真衡的兩個弟弟一起叛變,
後三年之役也因此而展開。


真衡的兩位弟弟分別是清衡家衡,
真衡家衡是同父(清原武貞)異母,
至於家衡則是跟清衡同母異父。
清衡前九年之役-藤原清經的兒子,
藤原清經源賴義俘虜斬首後,
他的妻子(安倍賴時的女兒)就帶著清衡改嫁清原武貞,
並與武貞生下了家衡


西元1083年戰爭爆發後,
陸奧守-源義家鎮守府將軍-清原真衡是屬於同一戰線,
因此家衡清衡一開戰就遭逢慘敗而四處逃竄,
然而就在清原真衡率領大軍去討伐清原家衡清原清衡吉彥秀武等人時,
他突然病倒並於幾天後逝世,
群龍無首的軍隊也停止進攻,
戰事算是暫時平息。
這時陸奧守-源義家出面主持公道並發落後續的相關處置,
清原真衡領有的六郡由他的兩位弟弟清衡家衡來平分。
如此的做法卻讓家衡不服並十分地憤怒,
他認為清衡沒有資格去領有那三郡的領土,
因為清衡根本不是清原家的族人。
西元1086年,
清原家衡趁著黑夜出兵襲擊他的兄長清衡,
雖然清衡逃過一劫,
但無辜的家人卻被家衡所殺。
這樣狠毒及囂張的舉動讓源義家看不下去,
所以帶領了軍隊幫清衡主持公道,
因此戰事又起,
只是這一次是換成源義家清原清衡的聯軍對戰清原家衡的軍隊。
家衡在大營沼柵堅守了幾個月,
義家清衡的聯軍也無法取勝。
就在此時家衡的叔父清原武衡帶著援軍加入家衡陣營,
大軍移防至更為堅固的金澤柵,
而戰事也就陷入了更膠著的對峙狀態。


然而家衡陣營糧食不足的問題也讓情勢轉而對義家清衡聯軍有利。
與其餓死不如戰死,
家衡改守為攻。
西元1087年12月11日(寛治元年11月14日),
在一次夜襲義家大營的行動中清原家衡中箭身亡,
同一天清原武衡也被斬首,
後三年之役終告結束。


源義家在平定了後三年之役後,
白河上皇(相當於太上皇;實際皇族的掌權者)懷疑他對陸奧有野心,
下令他不准再去追討。
加上當時皇族(天皇/上皇)與朝廷關白・攝政-藤原氏的政治鬥爭正處於白熱化階段,
源義家一族的河內源氏(清和源氏的分支)是傾向藤原氏那一派。
因此到了西元1088年1月,
也就是後三年之役結束的兩個月後,
源義家被免除了陸奧守的職務,
剩下的陸奧殘局就由清原清衡去收拾處理。
至於後三年之役,
白河上皇認為純屬清原一族的內鬥而無戰功封賞可言,
到頭來源義家可以說是白忙一場。
不過朝廷既然沒有加封賞賜,
義家認為該獎賞的還是要獎賞,
所以拿出自己的家產分賞給一起出生入死的戰友們,
也因此八幡太郎源義家的名號從此響遍全國。


至於八幡太郎的稱號,
是因為義家在出生時其父源賴義夢見八幡大菩薩(はちまんだいぼさつ;日本的武神)賞賜一把神劍,
再加上元服(成年禮)是在石清水八幡宮舉行,
又是排行老大(太郎),
所以就稱之為八幡太郎(はちまんたろう)。
此外他慷慨豪爽的個性也讓武士願意前來效命,
作戰時總是一馬當先,
是個知名的神箭手。
曾向著名的漢學家大江匡房學習孫子兵法,
在戰場上也能靈活地運用戰術。
因此源義家一直以來被日本人視為武士的典範與楷模,
像是白河上皇就稱他為"天下第一武勇之士",
德川家康因為仰慕源義家而取其字作為自己名字裏的一部份。

[日本京都大學典藏-後三年之役繪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yuanch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